作
者彭子益先生(1871-1949),雲南大理鶴慶人,清末民國年間著名白族醫學家,實驗系統古中醫學派創始人。後人稱之為彭子,他是一位中醫曠代奇才,
醫中一代宗師,被當代中醫界譽為醫聖張仲景之後傳承傷寒論心髓血脈的千古第一人。彭子出言詼諧辛辣,孤傲不馴,才學過人,識見超邁不與同道而合。彭子益少
年時代就對醫道情有獨鍾,經過不斷的精心研讀,他對傳統中醫理論典籍的理解和把握達到了一個辨識透闢,由博返約的層次。成年後,負笈遊歷重慶,自薦於吳棹
仙創辦之重慶巴縣國醫學校任教。後又到成都四川國醫學院任教。彭子益遊學京華,在清廷太醫院當宮廷醫師,從而乘機大量閱讀了秘藏在深宮中的珍貴中醫典籍,
醫學造詣更是一日千里。辛亥革命清帝退位以後,山西督軍閻西山聘請他到太原中醫學校講學。他的大半生就此在講授中醫學理論和培養中醫人才中度過。抗戰期
間,彭子益一度回雲南。由於省民政廳長丁又秋的大力支持,他先後教育培養了400多名醫學愛好者。其間他盡心盡力口傳身授,把自己一生的研究心得毫無保留
地教給學生,為雲南省醫學的發展傾注了很大的心血。彭子遺書,是近百年中醫史上的一座豐碑!
本書所闡述的主要思想,彭子自述曰,「新舊醫 學原則上原有一致之點。宇宙間森羅萬象,無非物質勢力運動。物質發生勢力,勢力發生運動。疾病者,細胞之物質勢力運動之變動也云云。古中醫學,人身與宇 宙,同一大氣的物質勢力圓運動之學也。自古以來的醫書,未曾將人是大氣生的一語道破,只有似是而非的說法,無澈底明白的說法。求一有原則有系統,使學者計 日成功之本,不可得。後人不能認識中醫學本身真相的究竟,無不終身在猜疑摸索之中」。「中醫認為人身與宇宙,同一大氣物質勢力圓運動之學,因物質勢力運動 的原則,中西是同的,物質勢力運動的方法,卻不同。中醫的物質勢力運動,是整個不可分的,是圓的,是活的,不是死的,如攙入西醫名辭,中醫學的本身真相, 反遭掩晦。不惟功效不能保存,中醫的本身必致滅亡」。「要想增加功效,縮短學程,學到成功,必先使學者澈底認識古中醫學本身真相的究竟」。「此書自民國十 年起歷充太原北平成都重慶醫學教本,南京中央國醫館特別研究班,昆明市中醫學特別研究班教本,前後二十餘年,新舊同學二千餘人,一致歡喜,認為確能使人認 識中醫學本身真相,增加功效,縮短學程之本,共修正過三十餘次,此書原名系統學,從同學諸君之請,改名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彭子的一生, 最具中華民族的高風亮節,骨頭最硬,是脊樑最直的鐵桿中醫。中醫發展到民國,出現彭子這樣的大家,真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奇跡,彭子所處的時代正是中華民族屢 遭侵略屈辱,西方資本集團唾涎中國四萬萬人的大市場,以傳教、辦現代醫院,以庚子賠款培養青年西醫,詆毀、弱化、消滅中醫的手段,基本實現了蠶食佔領陰謀 的。中醫被四面圍剿,一部分中西匯通派落入了圈套,學成歸國的海歸派,如余雲岫之流成為他們滅絕中醫的急先鋒。正是在中醫生死存廢的歷史關頭,唯獨彭子一 人,獨力支撐將傾的大廈,以堅韌不撥的毅力,以半個多世紀的漫長歲月,為保護中醫,傳承古中醫學正統,足跡遍及山西、湖南、江蘇、四川、廣西、雲南,所到 之處,辦學、講學,為民眾義診,口傳身授,引導學生從事古中醫學的臨床驗證,為祖國培育了大批中醫後繼人才,同時日以繼夜,嘔心瀝血,先後經三十一次修 訂,完成了《圓運動的古中醫學》的寫作。書中的每一句話,都是對余雲岫《靈素商兌》的義正辭嚴、有理有據的批判。彭子在山西二十餘年間,太原一度溫疫大流 行,他以病弱之體為患者施診、施藥,救治了成千上萬的病人,醫學史上傳為佳話。當時廣西學者王詳瑞贊曰:「古中醫學,河圖起源。圓的運動,萬物皆然。五種 物質,各有能力。運動失圓,因成病矣。原則系統,本來如此。書說不明,中醫之恥。吾師彭叟,得天獨厚。圓運動學,淺明深透。初學入門,舉步升堂。科學多 種,對證周詳。古中醫學,乃大自然。中醫真相,至今始傳」。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版本很多,名稱不一,據我所知,就有四個版本。《全國中 醫圖書聯合目錄》1991年版記錄「彭子益」的圖書共三種,:1. 《醫學叢談》山西省立醫學傳習所石印本(1940年),存於「天津中醫學院圖書館」;2. 《系統的古中醫學》,1940年成都四川國醫學院鉛印本,存於「中國科學院圖館」和「北京中醫學院圖書館」;3.《圓運動的古中醫學》,1947年著者鉛 印本,存於「北京圖書館」;4.《惟物論的系統醫學》是目前的網絡傳本,版本為雲南特別研究班講義,前三種版本只有上篇,而這個版本是全本,有人在網上叫 賣100W美元(真是不仁之舉),不知是真是假,但是從目前的照片看全本確實存在,不是虛話。據叫賣者講:「本人收藏有全國僅有的原本全套,全書共上,下 二冊.收有彭子益著作共十餘篇: 上編:1.生命宇宙篇.2.內經原理篇(又題作中醫原理篇)3.經方用法篇4溫病篇 下編:1.傷寒論六經原文讀法篇2.雜病篇3.王氏醫案篇4.湯頭改錯篇5.雜說篇。目前,該書已於今年的5月出版了,剛一出版,市場上就出現了兩個《圓 運動的古中醫學》的版本,一是由山西著名老中醫李可親自主持校對、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正式出版,並列入劉力紅主編《中醫名家絕學真傳》叢書內。二是由學苑出 版社由周鴻飛點校版本。令人遺憾的是新出版的《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仍然只有上編,叫賣者仍然在叫賣,真叫人扼腕歎息!
-----------
本文轉載自 : 《人體陽氣與疾病》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本書所闡述的主要思想,彭子自述曰,「新舊醫 學原則上原有一致之點。宇宙間森羅萬象,無非物質勢力運動。物質發生勢力,勢力發生運動。疾病者,細胞之物質勢力運動之變動也云云。古中醫學,人身與宇 宙,同一大氣的物質勢力圓運動之學也。自古以來的醫書,未曾將人是大氣生的一語道破,只有似是而非的說法,無澈底明白的說法。求一有原則有系統,使學者計 日成功之本,不可得。後人不能認識中醫學本身真相的究竟,無不終身在猜疑摸索之中」。「中醫認為人身與宇宙,同一大氣物質勢力圓運動之學,因物質勢力運動 的原則,中西是同的,物質勢力運動的方法,卻不同。中醫的物質勢力運動,是整個不可分的,是圓的,是活的,不是死的,如攙入西醫名辭,中醫學的本身真相, 反遭掩晦。不惟功效不能保存,中醫的本身必致滅亡」。「要想增加功效,縮短學程,學到成功,必先使學者澈底認識古中醫學本身真相的究竟」。「此書自民國十 年起歷充太原北平成都重慶醫學教本,南京中央國醫館特別研究班,昆明市中醫學特別研究班教本,前後二十餘年,新舊同學二千餘人,一致歡喜,認為確能使人認 識中醫學本身真相,增加功效,縮短學程之本,共修正過三十餘次,此書原名系統學,從同學諸君之請,改名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彭子的一生, 最具中華民族的高風亮節,骨頭最硬,是脊樑最直的鐵桿中醫。中醫發展到民國,出現彭子這樣的大家,真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奇跡,彭子所處的時代正是中華民族屢 遭侵略屈辱,西方資本集團唾涎中國四萬萬人的大市場,以傳教、辦現代醫院,以庚子賠款培養青年西醫,詆毀、弱化、消滅中醫的手段,基本實現了蠶食佔領陰謀 的。中醫被四面圍剿,一部分中西匯通派落入了圈套,學成歸國的海歸派,如余雲岫之流成為他們滅絕中醫的急先鋒。正是在中醫生死存廢的歷史關頭,唯獨彭子一 人,獨力支撐將傾的大廈,以堅韌不撥的毅力,以半個多世紀的漫長歲月,為保護中醫,傳承古中醫學正統,足跡遍及山西、湖南、江蘇、四川、廣西、雲南,所到 之處,辦學、講學,為民眾義診,口傳身授,引導學生從事古中醫學的臨床驗證,為祖國培育了大批中醫後繼人才,同時日以繼夜,嘔心瀝血,先後經三十一次修 訂,完成了《圓運動的古中醫學》的寫作。書中的每一句話,都是對余雲岫《靈素商兌》的義正辭嚴、有理有據的批判。彭子在山西二十餘年間,太原一度溫疫大流 行,他以病弱之體為患者施診、施藥,救治了成千上萬的病人,醫學史上傳為佳話。當時廣西學者王詳瑞贊曰:「古中醫學,河圖起源。圓的運動,萬物皆然。五種 物質,各有能力。運動失圓,因成病矣。原則系統,本來如此。書說不明,中醫之恥。吾師彭叟,得天獨厚。圓運動學,淺明深透。初學入門,舉步升堂。科學多 種,對證周詳。古中醫學,乃大自然。中醫真相,至今始傳」。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版本很多,名稱不一,據我所知,就有四個版本。《全國中 醫圖書聯合目錄》1991年版記錄「彭子益」的圖書共三種,:1. 《醫學叢談》山西省立醫學傳習所石印本(1940年),存於「天津中醫學院圖書館」;2. 《系統的古中醫學》,1940年成都四川國醫學院鉛印本,存於「中國科學院圖館」和「北京中醫學院圖書館」;3.《圓運動的古中醫學》,1947年著者鉛 印本,存於「北京圖書館」;4.《惟物論的系統醫學》是目前的網絡傳本,版本為雲南特別研究班講義,前三種版本只有上篇,而這個版本是全本,有人在網上叫 賣100W美元(真是不仁之舉),不知是真是假,但是從目前的照片看全本確實存在,不是虛話。據叫賣者講:「本人收藏有全國僅有的原本全套,全書共上,下 二冊.收有彭子益著作共十餘篇: 上編:1.生命宇宙篇.2.內經原理篇(又題作中醫原理篇)3.經方用法篇4溫病篇 下編:1.傷寒論六經原文讀法篇2.雜病篇3.王氏醫案篇4.湯頭改錯篇5.雜說篇。目前,該書已於今年的5月出版了,剛一出版,市場上就出現了兩個《圓 運動的古中醫學》的版本,一是由山西著名老中醫李可親自主持校對、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正式出版,並列入劉力紅主編《中醫名家絕學真傳》叢書內。二是由學苑出 版社由周鴻飛點校版本。令人遺憾的是新出版的《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仍然只有上編,叫賣者仍然在叫賣,真叫人扼腕歎息!
-----------
本文轉載自 : 《人體陽氣與疾病》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田原:咱們談一些中醫學子們想聽的話題吧,學中醫,應該怎麼進門?書太多了,不能辨別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李可:還是要讀彭子益的書,那個是中醫最基本的東西。
田原:他的理論是緊扣《黃帝內經》?還是《傷寒論)?
李可:他那是從《易經》開始,到《內經》,到《傷寒》,到《神農本草經》,一線貫穿。他那裡面對古代的兒科、婦科、溫病學提出了批判。
田原:他不贊成這樣分科來討論病是嗎?
李可:對。可以這樣說,他是古代中醫學的一種原貌,不是像現代理解的那樣。
田原:彭老師師承誰呢?怎麼能跨越這麼長的時空,悟出古代這些東西?
李可:他出生於名門望族,在他10多歲的時候,經史子集已經都讀完了。最後跑到清朝太醫院,得以見到一般人見不到的失傳的,或者是沒有流傳開來的醫書,經過自已幾十年的實踐思考,發現了中醫學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他有那個條件,就是清朝辛亥革命以後,當時因為山西對中醫比較重視,所以他就來山西了,在山西待了好幾十年,山西那時是閻錫山統治時期,閻錫山這個人雖然不好,但是重視中醫這一點他是任何人比不了的。一直到抗戰開始,山西開始動亂,日本就要佔領山西,他才回到雲南。
彭子益那套理論和方法,建國後最早成立的五所中醫藥大學裡,像北京中醫學院,就曾經採用過他的理論和方法,後來被現代派給否定了。
田原:為什麼?
李可:就因為他和中西醫結合的這套東西不同,他是批判那些的。他走的是古中醫的路。所以說,中醫的首要問題是繼承,現在談不到發展,連基本的東西都沒有繼承下來,發展什麼?
田原:當西醫攻擊中醫的時候會說到中醫的一個弱點,就是中醫的急救方面,比如一些重大事故的外科手術、急救,您怎麼看?
李可:中醫在這方面有好多特長,但這個東西基本上失傳了,這是中醫的一個強項。不但是外傷,而且比如像西醫急腹症、胰腺炎啊這些要命的病啊,他所花的錢等於西醫治療花的5%。
田原:您曾經遍訪山西全境、南北七省,搜集清末民國年間彭子益的《圓運動的古中醫學》,認為這本遺書是近百年中醫史上的一座豐碑,為什麼?您認為漢唐以前的古中醫與現代中醫學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李可:所謂的古中醫學其實都是漢朝以前的中醫學。漢唐以後由於好些人誤解裡面的主要觀點,所以中醫就走向了歧路。近現代的、西化以後的中醫都有好多錯誤的看法。
這
個問題最早發現的人是誰啊?就是彭子益。彭子的理論源自於河圖洛書五行理論,到他逝世前發展為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他在傷寒理論篇進一步指出五行中土為中
心,運中土可以溉四維,帶動中氣升降源源不斷地供應五臟以生命的活力,火可以生土,假使脾胃病用本藥治療無效,就要益火之源以生土。。先天陽氣是屬火,命
門之火叫陽根,陽根一拔,生命之無延,就沒辦法延續了。彭子還明確指出,中醫的醫易結合,《傷寒論》的全部奧秘,都在一個河圖裡體現了,一個河圖的道理包
括了中醫所有的道理。他在1947年到1949年,臨終的前一兩年,將他一生的經驗,,寫成了這本《圓運動的古中醫學》。就把這個從(內經》、《易經》,
《傷寒雜病論》所有的古代中醫學的研究,全部繼承了F來。這個書和我們現在的中醫學院的教材完全是兩回事。他和近代的中西匯通的觀點完全不一樣,那和中西
結合派的觀念就更不一樣,它是真正古代的中醫學。
彭
子益的基本觀點就是所有病都是本氣致病。什麼叫本氣啊?本氣就是元氣,就是我剛才說過的混元之氣。就是人在生下來以後,脾和胃中間升降所產生的中氣,中氣
為後天之本,是生命的支柱,十二經(也就是五臟六腑)的經氣好像輪子,中氣的升降帶動了十二經氣的旋轉,於是生命運動不停,當升則升,當降則降,是為無
病,一旦中氣受傷,升降乖亂,就是病。中氣又是五臟的後勤部,假如沒有這個中氣維持,不斷地供養,五臟就無以所養,最後陽氣就無法生存。
先天的陽氣,元陽,所有病都是因為這個東西有變了。不管你受了外界多大的干預,到你這個具體的人身上,首先就表現在哪一部分(元氣有變的地方)受損傷。中醫治病就是以本氣為主,以人為本。不管任何病,本氣強的,受邪從陽化熱、化實;本氣虛的,從陰化寒、化虛。
就算有些病是受外因的傷害,但是很多年都搞不清楚是哪有外邪,或者是哪一種外邪傷害了元氣,最後歸結到他目前的證候啊,首先建立、鞏固他的後天。脾胃為後天之本啊,五臟皆稟氣於胃,「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通俗地講就是你首先讓他吃得下飯,他才有抵抗力。
再一個就是腎氣,脾腎為人身兩本,治病要以顧護兩本為第一要義。
古人有個形象的比喻,脾胃如釜,就是把脾胃比作是灶台上的鍋,腎氣為釜底之火,腎氣就是腎陽,就是鍋下的火,鍋裡面有各種各樣的食物和水,火力不夠,這個水和食物怎麼樣才能熟得了?所以到最關鍵的時候,要照顧鍋底之火。保護少陰經的那個元陽,元氣不要走散。
脾屬土,凡是脾胃病,假使理中不效,速用四逆。四逆湯是回陽的,補腎陽,所以就是補火生土!中氣傷猶可救,腎氣傷,彭子益叫做:拔陽根,從根拔起,生命終結!
治病的大法主要就是這麼兩點。
田原:就是您常說的「生死關頭,救陽為急」。這句話現在網上火得不得了,成了您的經典語錄了。
李可:這也算是一個基本的大法。反正你不管它什麼病,只要危及生命了,就趕快把陽氣先救回來,別讓它跑散。但是意外的情況,比如說腫瘤病人,大量地用抗生素,又做過放療、化療........放、化療對人體的摧殘很厲害的,做過以後喝水都要吐啊,更別說吃東西了。
這樣的人要先救他的胃氣,等什麼時候胃氣恢復一點,你再治病。所以我們現在就是在給一些錯誤的醫療方法擦屁股,這個費了我們很大的勁,幾乎每一個病人都有這麼個過程。
田原:追隨古人的腳步給了您自信,所以您在《李可老中醫急危重症疑難病經驗專輯》的序中曾說:「古中醫學派,必將逐一攻克世界t大醫學難題中之心、肺、腎三衰,腫瘤等奇難重危急症!」
李可:有
些個西醫曾經對我提出過這樣的問題,他們對我說:你們空談什麼治未病,就像遮羞布,一個擋箭牌,我們束手無策的疾病,你們也沒有什麼高招。我就對他們說,
我說同志,你們錯了,因為你們不懂中醫三千年的歷史,現在所說的十大醫學難題,包括心臟器質性病變、癌症、腦血管病(包括高血壓一系列症狀)、肺結核、糖
尿病系列病症、免疫缺陷病、血液病、慢性腎衰、運動神經元疾病、艾滋病!這些個病西方醫學界在本世紀初就提出來了,他們經過100年的奮鬥,也沒有成功,
要我說基本失敗了。但在中國來講,這些病並不是現在才有,而是自古有之。早在張仲景的時代、孫思邈的時代,對其中的一些重要的、威脅人類健康的難題,己經
做了比較好的解決,這個距今已經2000年左右。
但是由於歷史的原因,中醫的傳承發生了斷層,很多寶貴的醫學遺產沒有能夠繼承下來啊。
特別是近百年來,中醫處在四面圍剿的困境中,為了尋找出路,最早選擇了中西會通,拿我們民族的東西、拿東方的東西向西方靠攏!然後進一步搞科學化、現代化,最後結果只能是自我毀滅。這些情況大家可以說是有目共睹的。
那
麼中醫復興的路在什麼地方?我說不是現代,而是2000年前的古代,不是西方,而是東方,中醫的生命的靈魂是中華文化智慧的結晶,走《易經》與《內經》結
合的路(而絕對不是中西醫結合)。是(傷寒雜病論》,醫聖張仲景創立六經辨證一整套的理法方藥,統病於六經之內而囊括百法,是攻克世界醫學難題的一把金鑰
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